1956年11月23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空氣動力研究室批復成立,莊逢甘任副主任,帶領十八學子開啟了中國航天空氣動力事業。
1959年4月,研究室擴建為空氣動力研究所。
五六十年代,在莊逢甘的帶領下,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大型空氣動力研究與試驗基地,為東風系列、紅旗系列等早期導彈武器型號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七八十年代,研究所成功解決了洲際導彈、返回式衛星等一大批重點型號的氣動難題,為我國躋身世界航天大國做出了突出貢獻。
九十年代,研究所建成了0.5米量級風洞設備體系,解決了載人航天、新一代戰略武器的氣動力/熱難題,以氣墊船、傳感器產品和氣動脫硫為代表的產業快速發展。1999年開始研制無人機,彩虹系列由此起步。
2004年6月,研究所獲批升級為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航天空氣動力事業迎來新的發展,成為空氣動力、特種飛行器、航天技術應用三大主業協調發展的大型科研生產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