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天十一院),坐落于北京云崗,于1956年在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倡導下創建,是我國第一個大型航天空氣動力研究與試驗基地。經過60余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以空氣動力、特種飛行器、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協同并進的新發展格局?,F有在職員工40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超60%,集團級以上學術技術帶頭人、突出貢獻專家50余名。
研究院始終堅持空氣動力學基礎與應用研究相結合,開發和研制了各類飛行器氣動外形優化設計平臺和氣動性能預測方法,具備全速域、全空域氣動力、熱環境和氣動彈性、氣動熱物理、氣動光學等多學科耦合模擬能力。自主設計建造了低速,亞跨超,高超聲速風洞,電弧加熱器和電弧風洞等專用試驗設備三十余座,并配備國內一流的試驗技術與測控系統。大力發展氣動飛行試驗平臺,可為多種飛行器關鍵技術攻關、概念創新及新產品研制提供低成本飛行試驗設計與靶場飛試服務。研究院借助三大研究手段深度融合,成功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氣動問題,有力支撐了國家重點型號的研制和國家重大工程的實施。
依托空氣動力學研究的深厚底蘊,研究院研發并列裝了多型彩虹無人機系統和射手機載武器系統,現已形成了小型,中遠程,及大型高端無人機研制體系,具有型譜齊全、構型多樣、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使用簡便,拓展能力強等特點。彩虹太陽能無人機作為新型動力新質飛行系統,多項核心能力指標不斷刷新記錄。此外,彩虹無人機在航空物探、管線巡護、森林防火、海洋監測、邊境巡邏等領域也有廣泛應用。
研究院依托空氣動力學豐碩的研究成果,航天技術應用領域也在逐步發展壯大,在民用風洞、環保工程,測控技術,以及新材料產業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面對新時期、把握新機遇,研究院正朝著建成世界一流空氣動力學研究機構和特種飛行器產業公司的宏偉目標邁進,積極打造氣動原創技術策源地,全面推進無人裝備產業鏈鏈長建設和專精特新產業培育。堅持不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強軍首責,銳意進取、勇于開拓,努力為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